看书地

繁体版 简体版
看书地 > 大别之巅 > 第9章 山河哀鸣(二)

第9章 山河哀鸣(二)

詹谷堂一边说,一边还跷起大拇指。¢卡+卡-小?说·网` _首^发+

外公知道了,捻着胡须说,你说的瘪头呀,俺家外孙,是个老实孩子,平时不大爱说话,喜欢思考,我就说过他,让他少想一些不该想的,别把脑仁想坏了,可他不听,还说什么,就像菜刀,越磨越光,真把我逗乐了。不过嘛,这孩子行动敏捷,是个练武的坯子。孙子曰,静若处子,动若脱兔,就是说这种人的。

这孩子还有一个最大优点,就是诚信待人,詹谷堂说,这个社会,都在玩套路,都在玩虚的,就是考秀才,不,考试,还都是八股文,可是,瘪头不一样,全心全意待人,这可不容易呀。

哦,你个老秀才,居然佩服一个毛头小子,我真的不敢相信呀,外公戏谑地说,毕竟还是孩子,不了解社会,不知道世道险恶,喝口水就觉得是甜的,看到一个角就以为窥全貌,于是,就觉得该咋样就咋样,那咋能行?这可是我行我素的表现,是要吃亏的呀。

那也不见得,想起我们当初,还不是初出茅庐,意气风发,斗志昂扬,于是,背了几篇孔孟之道,写了一点社会感慨,于是乎忘乎所以参加考试,哈哈哈,詹谷堂说,但是,我们都考上了。现在想来,我们现在答卷写东西交上去,还不一定能考上呢。

啥原因?

年轻人,还是要有一股冲劲,要有点不怕死的勇气,我们这个社会才不至于沉沦,我们的民族才不至于衰败,人家也不敢欺负到我们头上了,詹谷堂说,像我们这些老家伙,打不能打,说不能说,你说,国家要都是我们这些的人,还有希望吗?

一句惊醒梦中人呀,外公好像顿悟了,又忽然说,孔子叫瘪头,你也叫瘪头,还是我起的,那时候咋就没想到呢?巧了,孔子是圣人,装天下的道理装多了,把头挤瘪了;你也叫瘪头,还问出这么多道道,姥爷当初给你起名字,可没想这么多呀——天意,真乃天意呀。,x.i^a,n¢y¢u?b+o¢o·k+.·c\o?m·现在,细想想,这么大点,问题又层出不穷,是不是问题太多把脑子挤瘪了?要是这样,不成圣,也成贤,看来周家后继有人咯。

周维炯回忆,别说,詹谷堂就是有趣,同样的意思,从他嘴里说出来就是不一样。

课堂上,詹谷堂说,袁世凯连个梦都不是,只不过是午时打个盹,就是这个盹,让很多人心浮气躁。乱世出英雄,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。国民党就来了个二次革命,北伐开始了。中国,中国,国中之中是中原,中原的大别山,那是脊梁,也是边缘。这里,三不管。按照行政区划,属商城南部,所以,城关人叫这一块为南乡。南乡人有文化,自曰南邑。老百姓不知道南邑是个啥,干脆叫商南。不管怎么叫,都没跑出商城,也都没跑出大别山。

这一块,按地理位置,像个纺织娘手中的纺锤,只要安装到纺车上,手一动,就可以转了。这么一转,把大清转没了,把袁世凯转丢了,又把国民党转出来了。不到半年,商城县衙门口居然插上了青天白日旗,县衙也改成了县党部,那个吴铁剑走了,来一个好像教书先生模样的——李鹤鸣当了县长。

当时,都还不了解我们,不知道我们是干啥的,这可能与我们此时还处在发展阶段,不管是人数还是影响力,都跟弱小有关,所以,在商城,有人说,这个组织摸不到马面,也见不到人影儿,这也是事实。

但是,在笔架山,有人知道。说起来还是那个詹疯子。他在明德学校教书,他在志诚学校教书,他在固始教书,他在南溪教书……这个教书匠,挺逗的,就像他自己说的,像个纺锤,身上缠满线,拿到哪儿都行。+秒-章_节`小~说/网. ,更/新`最\快?大别山就是个纺车,纺车一动,他就到处转。按说,转得好好的,可他的姨外甥李梯云到了明德,说是笔架山甲种农业学校招聘教师,县长通过别的渠道传出话来,招贤纳士,想让德高望重的蒋光慈、詹谷堂二人授课。

蒋光慈,那是写过小说的,搁在过去,属蒲松龄之流,正史不搞,专搞野史,民间挺喜欢,但在官场,都说他是吃饱撑的,放个屁调侃一下社会。特别是《少年漂泊者》,在全国都有影响。可詹谷堂,一个没落王朝的秀才,咋能跟蒋光慈比呢?

实际上,在商城,詹谷堂比蒋光慈出名。人们都知道他国文好,讲起历史故事既风趣又幽默,老师学生都爱听。正因如此,远近闻名,笔架山甲种农业学校才让李梯云来请,让他给学生讲国文,还把他与蒋光慈忽悠在一起,把詹谷堂忽悠得一愣一愣的。

李梯云很瘦,中等个,嘴角上翘,大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