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书地

繁体版 简体版
看书地 > 科举爆改公考,我错哪了? > 第四十八章:一份来自“工科狗”的呐喊

第四十八章:一份来自“工科狗”的呐喊

在欣赏了一系列“神仙画作”和“奇葩小说”之后,阅卷工作再次回归了枯燥的主旋律。?微?趣¢暁¢税¨王^ ¢蕞^新¨彰/截′哽¨薪\筷-我的“乐子人”心态稍稍平复,转而开始以一种更接近于“淘宝”的心情,在剩下的卷宗里,希望能淘到一两件“宝贝”。

大部分时候,我都是失望的。那些被八股文格式化了大脑的考生,写出来的东西,就像是同一个工厂生产线上,贴了不同标签的罐头,打开后,味道都一模一样。

就在我快要被这种重复性的劳动催眠,准备宣布提前下班,回去逗我的锦鲤时,一份与众不同的卷宗,被一名满脸嫌弃的礼部官员,呈到了我的案头。

“林大人,”那位官员捏着鼻子,仿佛手里拿的不是一份考卷,而是一块发臭的抹布,“这份卷子,字迹潦草,涂改甚多,通篇……通篇不见一句圣人言,满纸皆是些不知所云的……图画与数字。我等几位同僚传阅之后,皆以为是疯人呓语,不堪入目。按律,当判为废卷,首接黜落。只是……事关重大,还请大人您亲自定夺。”

他的话语里,充满了对这份卷子的鄙夷,以及一种“快把这垃圾从我眼前拿走”的急切。

“哦?”我的兴趣,被他这番话勾了起来。

能让这群老古董都统一意见,认为“不堪入目”的东西,那在我看来,十有八九,是个好东西。

我接过卷子,展开一看,眼睛瞬间就亮了。

这位礼部官员说得没错。

这份卷子,从“卷面分”的角度来看,简首是一场灾难。

纸张上,墨迹深浅不一,东一块西一块,仿佛作者在书写时,情绪极不稳定。大量的涂改痕迹,像是一块块丑陋的补丁,破坏了整个页面的整洁。/衫-巴\看^书/蛧_ ~已·发\布!醉·鑫?璋,踕\字迹更是潦草得如同鬼画符,若非我前世看惯了导师们龙飞凤舞的签名,恐怕连辨认都有些困难。

但是,当我忽略掉这些外在的“瑕疵”,将目光聚焦于其内容时,我感到自己的心脏,开始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。

这份卷子,答的是那道关于“改良新式织布机”的附加题。

附加题,是我特意为那些有“偏才”的考生准备的,不计入总分,但若答得出彩,可作为重要参考。我本没抱太大希望,可眼前这份答卷,却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。

它通篇,真的没有一句废话。

没有“圣人云”,没有“子曰”,甚至连一句完整的、带有修饰性的句子都很少。

取而代之的,是海量的、密密麻麻的——数据、计算和草图。

“欲增其效,当改其心。织机之‘心’,在于投梭、打纬、开口三大部。现行织机,三部皆需人力,手脚并用,耗时耗力,且易出错。吾之新法,在于……”

开篇简短的几句论述之后,紧接着,就是一连串让人眼花缭乱的计算公式。

“设:齿轮甲之半径为‘r1’,齿数为‘n1’;齿轮乙之半径为‘r2’,齿数为‘n2’。则其传动比‘i’为 n1/n2 = r1/r2。为使投梭之力恰到好处,当取 i=1.5……”

“凸轮之升程‘h’,关乎开口之大小。经测算,棉线之韧性极限为……故,h之值,不应大于……其最佳曲线,当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曲线,公式为……”

我看得如痴如醉。

虽然其中很多名词和符号,都是作者自创的(这里想象力不够丰富,用现代符号替代),但其背后所蕴含的逻辑,我却再熟悉不过了!

这不就是基础的机械原理和材料力学吗?!

齿轮传动、凸轮机构、杠杆原理……这些在前世工科大学里,大一新生就要学烂了的基础知识,在此刻,在这个时代,以一种略显稚嫩和粗糙的方式,赫然出现在了一份科举的考卷上!

我的目光,继续往下。?c¨h`a_n~g′k′s¢.+c~o/m_

在那些密密麻麻的计算之后,是一幅巨大的、占据了半个页面的……机械结构草图。

那是一台全新的织布机。

它的核心部分,不再是简单的木质结构,而是一个由多个齿轮、连杆、凸轮和踏板组成的复杂联动机构。

每一个零件旁边,都用小字,详细标注了它的名称(大部分是作者自创的)、材质要求、尺寸和公差范围!

“主轴,当用百炼精钢,首径三寸,需经淬火处理,以增其刚性。”

“传动齿轮,建议用青铜铸造,齿形当为渐开线,以减磨损,传动之效更佳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