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巢这时又服下了一些清热解毒的药丸,身体才开始逐渐好转起来。¢优+品¢小.说_网! ?免·费\阅+读′
而黄宁始终在一旁向着郎中过问黄巢的症状。
他看到黄巢身体好些后,便对着其开口道:“大哥,朱温此人如今在军中拉帮结派,俨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股势力。”
黄巢知道黄宁的意思,不过他目前还不相信朱温会成为叛徒。
“宁弟,这江陵城不是久待的地方,你去将军中的将领全部唤来,咱们开会协商下一步的去处。”
黄宁也就照黄巢的指示,派士卒吩咐各位将领到前厅议事。
朱温一听黄巢的病已经好转很多,他便有些担忧。
毕竟他在暗中搞了许多的动作。
而这些黄巢也不会不知道。
随后黄巢强撑着病体,由人搀扶着坐到了前厅的主位上。
厅内众将领肃立,气氛凝重,空气中弥漫着草药味与不安。
黄宁站在黄巢身侧,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。
朱温站在将领之中,努力维持着平静的表情,手心却微微出汗。
“江陵非久居之地。”黄巢的声音有些沙哑,但依然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,“唐军随时可能反扑,我军需速定去向。”
尚让率先出列,抱拳道:“大帅,我军新败,士气受挫,不如暂避锋芒,南下潭州,那里富庶,可补充粮秣兵员。”
部将孟楷立刻反驳:“尚将军此言差矣!南下岂不是示弱?依末将看,当趁朝廷喘息未定,北上直取襄阳,扼住中原咽喉!”
“襄阳城坚,刘巨容、曹全晸新胜,士气正旺,强攻恐非上策。”另一位将领黄邺忧心忡忡地开口。
将领们顿时议论纷纷,有的支持南下休整,有的主张北上雪耻,厅内争执声渐起。
朱温一直沉默着,此刻见时机成熟,便上前一步,朗声道:“大帅,末将以为,尚将军与孟将军所言皆有道理。”
他这看似和稀泥的开场,让众人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。
黄巢也抬起眼,疲惫却深邃的目光看向朱温:“哦?朱将军有何高见?”
朱温感受到那目光的压力,定了定神:“南下潭州,确可休养生息,然恐失进取之心;强攻襄阳,风险极大,若再受挫,恐军心彻底瓦解。\5′4^看+书/ ¨无*错-内^容?”
他顿了顿,环视众人:“末将斗胆建议,分兵两路!”
此言一出,厅内为之一静。
“一路精兵,由大帅亲率,假意做出南下姿态,迷惑唐军。”朱温语速加快,“另一路,则由末将率领一支偏师,轻装疾进,出其不意,佯攻襄阳以北的邓州、唐州等地!”
他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:“此举既可牵制襄阳守军,使其不敢轻易追击陛下主力,又能试探北面唐军虚实,若有机会,甚至可打开北进通道!”
黄宁眉头紧锁,直觉告诉他朱温此计包藏祸心:“分兵?我军新败,兵力本就不足,再分兵岂不是自削其势?朱将军此议,恐欠周全!”
朱温立刻转向黄宁,脸上堆起诚恳:“黄将军明鉴!正因兵力不足,才需以奇制胜!主力南下休整是实,末将率偏师北扰是虚,虚实结合,方能令唐军首尾难顾!末将愿立军令状,若不能牵制北面之敌,甘当军法!”
他这番话说得慷慨激昂,又主动请缨承担风险,让不少原本怀疑的将领也微微点头。
黄巢沉吟不语,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。
他心中对朱温确有疑虑,但此刻朱温提出的策略,表面上确实是最具可行性的选择。
南下休整是稳妥之策,但可能错失战机;强攻襄阳是险棋,成功渺茫。
朱温的“虚实结合”,至少提供了一个看似两全的思路。
更重要的是,朱温主动要求领偏师执行最危险的任务,这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黄巢的部分疑虑。
“或许……他虽有私心,但尚知忠义?”黄巢内心挣扎着。
黄宁还想再劝:“大哥……”
黄巢抬手制止了他,眼中闪过一丝决断:“就依朱将军之策!”
朱温心中狂喜,脸上却是一片赤诚,单膝跪地:“末将定不负陛下所托!”
黄巢疲惫地点点头:“你速去挑选精兵,明日便出发北进。主力三日后启程南下潭州。”
“末将领命!”朱温大声应道,起身时,目光不易察觉地与角落里的几个亲信将领交换了一下眼神。.咸′鱼~看?书+ *首\发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