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书地

繁体版 简体版
看书地 > 大别之巅 > 第16章 行走在半道上(一)

第16章 行走在半道上(一)

英子到周家时,周家已有了五个孩子。+q′s¢b^x\s?.?c,o\m¨老大是个女孩,早夭,周维炯是老二,脚底下也是个女孩,叫菱角,还有俩男孩,还小,一个叫山,一个叫河。菱角跟着英子,俩弟由漆树美带。

周德怀整天忙着磨豆腐卖豆腐,没时间操持家务。家务就有漆树美带几个孩子打理。每天都忙,也有饭吃,日子过得虽说紧巴,但是还算安稳。

英子在周家给漆树美当帮手,烧锅洗碗洗衣服等,样样都干,也勤快,与漆树美也聊得来,跟亲母女一样。

一年年过去,英子变化很大,不到十七岁,已出脱得分外漂亮,特别是那个头,就像杨柳冒新芽,一天一个样;如同兰草花儿,全身都散发幽香;至于走路,也许是她妈的遗传,亭亭玉立,婀娜多姿,更是撩人。

那时候,女孩到了这个年龄,早已谈婚论嫁。周家也试探为英子找婆家,可英子跟她妈说,她不想找,哥都没找,她先找,不合规矩。

漆树美毕竟是过来人,平时观察,多留心小英子与瘪头两人的关系。只要是周维炯回来,英子就得别高兴,辫子一甩,唱着跳着扭着,干啥事儿就像一朵花要盛开,特别快乐,也特别滋润。可是,瘪头呢,还是像以前那样,对待几个弟妹都一样,摸摸头,抱一抱,除此之外,没见到有什么特别之处,尽管知道英子的小心思,但是,做妈的不知道瘪头心有没有别人,于是经常叹息,不多说,就是担心。

这么一担心,就担心出事情来。

许多大财主看在眼里,惦记在心里。

杨晋阶带民团路过,见英子穿花布短褂,黑布短裤,扎两尺来长的辫子,杨柳细腰,走起路来摇曳多姿,像舞动的绸缎,就如同一颗子弹击中了杨晋阶的脑袋,一下子木了,呆在当地,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,嘴里吧嗒:仙女呀仙女,从未见过,真的很美,似乎在哪里见过,哪里呢?却又说不出。·s~i`l_u?b¨o′o.k-..c?o*m¨

杨晋阶被一个影子——一个舞动的、美丽的、如同天女下凡的影子缠着,睡不着,吃不香,按照农村话儿,就叫魂不守舍,咋办呢?

有人说,既然爱着想着,又是当地大地主高官土豪,何不找人提亲呢?岂不知,那个时代,虽说还有很浓厚的封建思想,但是,杨晋阶多大?四十多岁了。小英子才多大?还不到十八岁。这般差距,虽说不是差距,但是,杨晋阶不是未婚,是已经有了几房姨太太的中老年人了,大孩子差不多就有英子大了,找人说媒,不太可能,除非周家欠债太多还不上,拿女儿抵债,卖到杨家当丫鬟,久而久之被杨晋阶霸占,除此之外,没有多大的可能性。

最主要是,杨晋阶此时是区长,国民党官员,当时,虽说还没有提倡一夫一妻制,所谓的德先生和赛先生,在国民党内部也很时髦,对那些特意践踏新文化运动的人,虽说内心不敌视,但是,在明面上还是要做做样子的,是不是口诛笔伐,不得而知,但是,这种运动,似乎也是一种风气,不知不觉当中也传到商城,如果强行霸占民女,也会被官场所不齿,顾及名声,杨晋阶也不干胡来的。

咋办呢?杨晋阶在脑海里盘算着,勾画着,塑造着,想着想着,别说还真怪,慢慢地还真的睡着了。

醒来后找人打听,才知此人是吴英子,周德怀收的闺女,是周维炯在上学回来的路上捡到的,实际上就是个小要饭的。\b_a!i`m¢a-s/y+.+c·o`m¢

养女,又不是亲女,我又是个区长财主,就是年龄大些,找到我,也算凤凰登高枝。只要周家同意,义女,收养的女儿,算啥呢?不管是官场还是社会,应该不会起多大波澜,对自己的仕途,也不会有多大影响的,杨晋阶美美地揣摩着。

但是,杨晋阶转念一想,又觉得哪地方不对。哦,想起来了,周德怀,漆树美,都不是简单人物,咋讲?周德怀是大清宰相周祖培后裔,漆树美也是清末秀才漆祖奎的亲女儿。自己跟周家没有交集,但是,跟漆家有很深渊源——曾在漆家办的私塾学校当过什么主任,这层关系,漆家也是大户,不好惹。

转念一想,再掂量掂量,周家,已经是落毛的凤凰了,不足为惧;可是,周德怀的女人那可是漆先涛的妹子,漆祖奎的亲闺女。漆祖奎虽说过世,但是,漆家产业多,影响深远,不可小视。再说了,自己还在漆家私塾当过差,与漆家多少有那么一层关系,撕开脸皮,不太好。但是,漆树美不过是漆家的女儿,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,就这件事,漆家也许不会强出面干涉的。

毛病出在哪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