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……”
柳正道不由得身子一晃,低头看向眼前自己刚刚不小心泼洒的莲子羹,心中有一股莫名的惶恐。¢幻·想\姬/ \已.发+布_罪?歆/璋.截¨
浪费粮食,不知百姓之苦?
闹了半天,太子殿下,这是冲我来的啊!
赵恒趁热打铁道:“柳尚书啊。宫里的莲子羹,即是不合柳尚书的胃口,也不当如此糟践粮食吧?”
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啊。”
柳正道连忙解释道:“回太子的话,这碗莲子羹,是方才老臣不小心打碎的。”
寻常陛下招待大臣,即使打碎了一碗莲子羹,也不过是换一碗也就罢了。
这没多大事。
但今天情况不同啊,陛下刚才聊了半天的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”,目的就是要提倡节约粮食。
现在这碗莲子羹泼洒在地,这不就是不节约粮食吗?
可柳正道到底是一部尚书,总不能现在像狗一样趴在地上舔干净吧?
赵恒显然对柳正道这个回答,不是很满意。
“不小心打碎?柳尚书不小心打碎的这碗莲子羹,农民不知道要在地里忙活多久呢。”
“老臣惶恐……”
柳正道汗颜,连忙扑地就跪在了地上:“老臣一会儿就将现场收拾干净,不能浪费粮食,这莲子羹带回去再慢慢品尝。”
李昌轩闻言,赶忙拿起莲子羹,道: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啊。农民的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,不能浪费。”
说着话,李昌轩当场喝了个精光,还连带着将碗都舔了个干干净净,好似刚洗过一般。
王其略也不落人后,迅速喝完了他的那一碗。
皇帝和太子都一再重申粮食的重要性,这个时候不把莲子羹喝的干干净净,岂不是浪费粮食?
“行了。*0.0~暁?税+徃` ~蕞¨辛·彰`截′埂·芯.筷¨”
皇帝看着三位朝臣,忍不住好笑:“看来苏毅的这首悯农诗,己经起到了警示的作用。朝廷当下缺粮,不仅朝臣要节约粮食,宫里也必须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。”
“陈平!”皇帝当即招来陈平。
“奴婢在。”
赵炎道:“从今日开始,太后那除外,其余三宫六院,宫女太监的膳食必须减半,再让朕知道哪个宫里还有浪费粮食的可耻行径,就扣除他当月的月例!”
“体恤万民之心,无过于圣上。”王其略当即称赞。
皇帝随后道:“苏毅这首诗,的确应适当令,当传颂于世。礼部尚书。”
“臣在。”柳正道连忙拱手道。
赵炎道:“礼部负责礼仪和教育,苏毅这首诗具有普世价值,你们礼部,还需抓紧领会这首悯农诗的精神,当即传抄悯农诗,下发官民,以倡导节约粮食之行。”
“臣,遵旨。”柳正道也是无语。
原来皇帝今日特招自己前来,不过是要他来传阅苏毅那小子的诗。
苏毅那小子,之前都只不过是自己看不上的一个纨绔女婿,如今自己还要领会他的这首诗了?
赵炎继续道:“苏毅此子,虽有些纨绔,但也并非不化之人,朕看此子并非一无是处,即日起命为翰林院编修,领七品俸禄,举监入学国子监,再看他有什么要求,只要不过分,一律允。”
之前赵炎就对苏毅有所改观,既然他能写出这样的诗来,当然是要收入官场,对外传播的时候,也好说是朝廷的人写出来的。
且让这小子入国子监学习,他估计就没那么多时间带太子去花满楼了吧?
“奴才,现在就去拟旨。”陈平赶忙应答。
堂下三位朝臣,皆无异议。·小/税_C*M¢S/ ·追+罪~新!彰-踕_
原本忽然封官,的确有些随性而为,但苏毅的这首悯农诗,的确出乎大家的意料,入学国子监那是绰绰有余。
唯独柳正道,神色有些复杂。
他哪能想到,柳家前脚和苏家退婚,这苏毅后脚就被皇帝赏识,不仅封为翰林院编修,还首接入国子监学习?
翰林院编修,其实是个文官的闲散差事,甚至连参与议政的资格都没有,只不过能领皇家俸禄而己。
而入学国子监,这说明皇帝对这个苏毅,有些重视了。
国子监是大梁的最高学府,从国子监出来的人,将来都是国家的栋梁,国子监的监生可议论国策,策论若被皇帝赏识,坐火箭上升也不是不可能。
之前陛下还对苏毅嗤之以鼻,一首悯农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