’你们的。”
说完这句话,冯弘转身离去,留下了那些孩子们一脸茫然。然而,没过多久,这些皇子们就开始一个接一个地遭遇不幸。有的皇子莫名其妙地暴毙,有的则在“意外”中落水身亡。
有一位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,他鼓起勇气,向冯弘进谏道:“陛下,骨肉相残,这可是会遭天谴的啊!”
冯弘听到这句话,顿时怒不可遏。他猛地将手中的奏折甩到了那位大臣的脸上,怒吼道:“天谴?等我坐稳了这江山,连天都得给我几分面子!”
,!
在冯弘的眼中,为了确保自己皇位的稳固,任何手段都是可以使用的,哪怕是这种残忍的骨肉相残。
然而,就在这血腥的杀戮场景中,有一个人的出现,却在冯弘内心深处掀起了一丝涟漪,这个人便是冯跋的女儿——长乐公主。
长乐公主天生丽质,温婉秀丽,她的一颦一笑都如春风拂面般轻柔。不仅如此,她的性格更是善良无比,宛如那盛开的花朵一般纯洁。
此时的长乐公主正跪在冯弘面前,泪流满面,她的双眸充满了哀求与绝望。她用颤抖的声音哭诉道:“皇叔,求求您放过我的兄弟们吧,他们都是无辜的啊!”
冯弘凝视着长乐公主那梨花带雨的面容,心中竟然生出了片刻的犹豫。他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小时候的场景,那时的长乐公主总是像个小尾巴一样跟在他的身后,甜甜地喊着“皇叔”。那时候的她,是如此的天真烂漫,无忧无虑。
然而,皇位的诱惑实在太大,大到让冯弘无法抗拒。他深知,在权力的斗争中,心软只会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。于是,他咬了咬牙,狠下心来,猛地一挥衣袖,转身离去,只留下长乐公主那绝望的哭声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。
从那一刻起,长乐公主对冯弘的感情,就如同那断了线的风筝一般,从尊敬瞬间转变成了深深的仇恨。
二、内忧外患的"极限拉扯"
冯弘接手的北燕,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,宛如一潭静水,但实际上却是暗潮汹涌,危机四伏。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国家里,一场权力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。
国内的贵族们对冯弘的上位方式极为不满,他们认为冯弘通过杀皇子的手段夺取皇位,这完全违背了祖制。于是,这些贵族们纷纷抱团,联合起来向冯弘发出抗议,他们义愤填膺地喊道:“陛下杀皇子,不合祖制!”
面对贵族们的声讨,冯弘却毫无惧色。他目光冷冽,毫不留情地将带头的贵族拉出去砍了头,并放出狠话:“谁再啰嗦,下一个就是你!”这一举动虽然震慑住了不少人,但也在贵族们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。
然而,冯弘并没有被贵族们的反抗所影响。他深知,要想稳固自己的统治,不仅需要强硬的手段,还需要得到百姓的支持。于是,他迅速转身,换上了一副和蔼可亲的面孔,开始对百姓采取一系列的惠民政策。
他下令给百姓减税,让他们能够减轻生活的负担。同时,他还笑嘻嘻地对百姓们说:“大伙儿好好种地,别听那些贵族瞎咧咧!”他明白,只有让百姓过上好日子,才能真正赢得他们的心。`0_0/暁\说′惘¨ ?冕^肺·跃/犊+
在冯弘的治理下,百姓的生活确实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。他们对冯弘的政策表示感激,对他的统治也逐渐认可。然而,贵族与皇权之间的矛盾却并未因此得到缓解,反而愈发尖锐。
外部的局势简直就是一片风雨飘摇,危险重重。而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焘更是一个极具雄才大略的人物,他那锐利的目光早就死死地盯上了北燕这块诱人的肥肉。
终于,拓跋焘按捺不住内心的贪欲,派人送来了一封战书。这封战书的言辞极其傲慢无礼,充满了对冯弘的蔑视和挑衅:“冯弘,你若识趣,就赶紧投降吧!否则,后果自负!”
冯弘读完这封战书后,顿时气得火冒三丈,他怒不可遏地将战书撕成了碎片,嘴里还不停地骂道:“拓跋焘,你这狂妄之徒,竟然如此小瞧我!难道我会怕你不成?”
被激怒的冯弘立刻调集了自己的军队,决心要与北魏一决高下。他相信自己的军队一定能够抵挡住北魏的进攻,扞卫北燕的尊严和领土。
然而,当北魏的大军如汹涌的洪水一般压境而来时,冯弘亲眼目睹了对方那浩浩荡荡、装备精良的军队,心中的恐惧瞬间占据了上风。他的勇气在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,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胆怯和懦弱。
于是,冯弘毫不犹豫地派出使者,带着大量的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