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原地形的熟悉,在战场上左冲右突,他们的骑射技艺精湛,能够在飞驰的马背上准确地射出利箭,给汉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。汉军则凭借着严明的纪律和精良的装备,与匈奴展开殊死搏斗。汉军的士兵们身穿厚重的铠甲,手持长枪和盾牌,组成了严密的方阵,抵御着匈奴骑兵的冲击。
卫青在战场上观察着局势,他发现匈奴军队的右翼防守较为薄弱,于是果断下令:“李广将军,你率一支骑兵,迂回包抄匈奴右翼,务必打乱他们的阵型!”李广,这位被誉为“飞将军”的传奇将领,以勇猛善战着称。他骑术高超,箭术精湛,在与匈奴的多次战斗中都立下了赫赫战功。他领命而去,如一把利刃般插入匈奴右翼。李广身先士卒,一马当先地冲入敌阵,他手中的长刀挥舞得虎虎生风,所到之处,匈奴士兵纷纷倒下。在他的带领下,汉军骑兵如同一股洪流,迅速突破了匈奴的右翼防线,匈奴军队顿时大乱。
,!
卫青趁机率领主力部队发起冲锋,汉军士气大振,越战越勇。战场上,汉军的战旗迎风飘扬,士兵们的呐喊声此起彼伏。经过一整天的激战,匈奴军队终于抵挡不住,开始溃败逃窜。军臣单于见大势已去,带着少数亲信狼狈逃窜。卫青乘胜追击,一路追杀匈奴残部,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。
这场战役,汉军共斩杀匈奴士兵两万余人,俘虏匈奴贵族、将领数十人,缴获了大量的马匹、牛羊和兵器。漠北之战的胜利,不仅沉重地打击了匈奴的嚣张气焰,也极大地提高了大汉的威望。从此,匈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敢再轻易进犯大汉边境。
捷报传回长安,刘彻大喜,朝堂上下一片欢腾。未央宫的前殿内,刘彻坐在龙椅上,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。大臣们纷纷跪地,向刘彻表示祝贺。“陛下圣明,此次漠北之战的胜利,乃陛下洪福齐天,大汉之幸也!”大臣们的声音此起彼伏,充满了对刘彻的敬仰与赞美。
刘彻立刻下令犒赏三军,同时在宫中大摆庆功宴。庆功宴上,未央宫的宴会大厅内灯火辉煌,酒香四溢。刘彻对卫青大加赞赏:“卫将军,此次漠北之战,你战功赫赫,为我大汉立下了不朽功勋!”卫青起身行礼:“陛下,这都是将士们浴血奋战的结果,臣不过是略尽绵力。”卫青的脸上依然保持着谦逊的微笑,他深知,这场胜利来之不易,是无数将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。
然而,就在众人欢庆胜利之时,朝堂上又出现了新的问题。一些大臣认为,此次漠北之战虽然获胜,但耗费巨大,国家财力损耗严重,应该削减军备,休养生息。“陛下,如今国库空虚,百姓赋税沉重,若再继续维持庞大的军备,恐会引起民怨。”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说道。这位老臣,一生经历了无数的风雨,他深知国家的兴衰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。他担心,过度的战争和沉重的赋税会让百姓们不堪重负,从而引发社会的动荡。
刘彻听后,眉头微皱:“匈奴虽遭重创,但根基未损,若此时削减军备,他们定会卷土重来。朕意已决,军备不可削减,且要继续加强,唯有如此,才能保我大汉长久太平。”刘彻的眼神坚定,他深知,战争虽然残酷,但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,必须要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。
朝堂上众人议论纷纷,各执一词。刘彻转头看向主父偃:“主父大人,你意下如何?”主父偃站出来,拱手说道:“陛下圣明。臣以为,可在国内推行一些新政,如鼓励商业发展,增加财政收入;同时,合理调配资源,优化军备配置,提高军队战斗力。如此,既能解决财政问题,又能保障国家安全。”主父偃的声音清晰而有力,他的建议得到了许多大臣的赞同。
刘彻听后,点头表示赞同:“就依主父大人所言,此事由你负责拟定具体方案,尽快推行。”刘彻深知,主父偃的建议是解决当前困境的良策。只有通过改革和创新,才能让大汉在战争的创伤中迅速恢复过来,实现更加繁荣昌盛的局面。
解决完朝堂之事,刘彻回到后宫。卫子夫迎上前来,温柔说道:“陛下,今日朝堂之事,臣妾也有所耳闻。陛下为了大汉,殚精竭虑,可要注意身体。”卫子夫的声音温柔而动听,如同春日里的微风,吹拂着刘彻疲惫的心灵。她的脸上带着关切的笑容,眼神中满是对刘彻的爱意与担忧。
刘彻看着卫子夫,心中满是温暖:“有皇后在朕身边,朕心中踏实。如今大汉虽取得了一些胜利,但未来的路还很长,仍需你我携手共进。”刘彻轻轻握住卫子夫的手,仿佛握住了整个世界的温暖与安宁。
卫子夫轻轻点头:“臣妾定当全力辅佐陛下。只是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