玄岳山脉东段的“零号基地”深埋在冰川之下,穹顶的全息投影正模拟着地表的风雪——三月的寒潮尚未退去,基地内部却暖意流动。\微¢趣`小*说.王· ~已?发′布-蕞`欣′章+截-叶云天站在中央控制台前,指尖划过悬浮的虚拟星图,图上代表“龙珠”的光点已有两颗亮起:土黄色的土龙珠稳踞西陆,赤红色的火龙珠悬在溟海之上,而此刻被高亮标注的,是位于东经104°、北纬32°的一片空白区域,边缘环绕着细碎的金色光粒,像初春枝头未融的残雪。
“龙眼谷的坐标锁定了。”林月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她刚结束与气象卫星的同步校准,浅灰色的作战服袖口沾着几星冰晶——那是刚才去外部舱门检查设备时蹭到的。她将一份热能扫描图推到叶云天面前,图中山谷的轮廓被一层淡金色的光晕包裹,“从三天前开始,谷内的地表温度就维持在恒定的23c,与外围的零下15c形成诡异的温差,而且……”她指尖点向光晕边缘,那里有细密的锯齿状纹路,“这些能量波动,和我们在火龙珠遗迹里遇到的‘光蚀现象’同源,但频率更温和,像春天的阳光。”
叶云天的目光落在图中最密集的光点核心:“所以爷爷的笔记里才写‘晨光生处,龙珠醒’。”他从内袋取出一个磨损的牛皮本,翻开泛黄的纸页,上面是用钢笔绘制的简笔画:一棵古树,树洞中有团金色光球,树下标注着一行小字,“惊蛰后七日,光痕过处,非生即囚”。笔记旁粘着半张残缺的卫星照片,拍摄时间是十年前,照片上的龙眼谷还被墨绿色的植被覆盖,看不出任何异常。·捖* - ′鰰~颤¨ .勉/费-阅,黩′
“但现在的问题是,”豆豆的虚拟形象突然从控制台侧面弹出,小机器人的脑袋上顶着一堆数据流,“我们能找到的公开资料里,关于龙眼谷的记录只有七十四条,其中七十一条是地方志里的‘神话传说’,两条是地质队五十年前的‘失联报告’,最后一条……”她顿了顿,调出一段模糊的红外录像,画面里的山谷被浓雾笼罩,隐约有金色的光线穿透雾层,像无数根倾斜的针,“是三个月前,一颗侦察卫星在掠过这里时捕捉到的,之后卫星就失控坠入了墨洋。”
“听起来像是个欢迎仪式。”叮叮的声音从维修舱传来,伴随着金属摩擦的轻响。他和当当正给“穿山甲-3号”越野车加装防腐蚀装甲,车身上新焊的合金板反射着顶灯的光,“刚换的钛合金底盘,理论上能扛住500c的短时灼烧——不过包包说,这次的麻烦可能不是高温,是‘光’本身。”
“没错!”实验室的自动门滑开,包包推着一辆悬浮推车进来,车上摆满了贴着标签的试剂瓶,蓝色的“露珠溶解剂”、银色的“激光反射涂层”、紫色的“幻粉中和剂”在低温下泛着荧光。她抓起一支装有透明液体的注射器,对着灯光晃了晃:“根据土龙珠和火龙珠的能量特征,龙珠的守护机制往往与当地的自然法则深度绑定。龙眼谷位于苍梧山脉南麓,属亚热带季风气候,三月正是惊蛰前后,万物复苏靠的就是阳光——所以这里的陷阱,大概率和‘光’脱不了干系。”
当当抱着一个半人高的金属圆筒走过来,筒身印着“防紫外线聚合材料”的字样,她把筒子竖在地上,按下侧面的按钮,筒身瞬间展开成一把伞骨粗壮的黑色雨伞,伞面展开时发出轻微的嗡鸣,“这是根据‘影缚术’的预判做的,伞面涂了三层吸光涂层,就算阳光再强,伞下也能保持绝对阴影。\n\i,y/u_e?d`u`.?c′o¨m`不过……”她挠了挠头,“豆豆分析说,谷里的影子可能会‘自己动’,这玩意儿能不能管用,还得看实际情况。”
叶云天合上笔记本,抬头看向团队成员:“不管是能动的影子,还是会烧人的阳光,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——找到春龙珠。”他的目光扫过控制台旁的一张照片,照片上是爷爷叶振雄站在实验室前的背影,十年前的阳光落在老人肩上,像一层温暖的铠甲。而现在,那道背影只存在于记忆和零碎的线索里,比如笔记里那句“龙珠聚,真相显”,比如火龙珠到手时,从能量残片中捕捉到的半秒钟画面:一个模糊的人影,腰间似乎挂着什么东西在反光。
“对了,”林月瞳突然想起什么,调出一份生物体征报告,“小艾的状态稳定吗?她的‘植物亲和’能力在对付藤蔓类陷阱时是关键。”
“放心吧林姐!”控制台的通讯器里传来小艾清脆的声音,背景里有叶片摩擦的沙沙声,“我刚和基地的拟态植物‘绿萝’沟通过了,它说‘耀光藤’的核心汁液是酸性的,我的溶解剂能中和掉。而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