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耕结束后,再分散到各个村落里。”
各个队长互相之间看了一眼,也都明白过来,熊洪族长的意思。
正如熊洪族长所说,熊部落现在的每个村子,人数也差不多在70到90人左右,除了有几个重要的重要营地,人口会达到150人左右,剩下的几乎都是同等的规模。
当然白骨洞营地、三族营地、临海营地、草村、黑齿村等这些特殊的地方,人口会更多一些,差不多都在400人左右。
而部落人口最多的,就是在本部了,而且青壮年的占比要高出其他村子不少。
“我觉得可以,运输物资的时候,很多村长就跟我说,村子里面畜力缺,人手更缺,很多村长都准备今年年底来说这件事。”
熊雨第一个站出来表态,各个村子人手增加的话,那能够抽调出来、参与村子间短途运输的族人也会增多,他的压力显然就会减小,甚至可以专门运输一些更加重要的物资。
还有一个方面,人数多,会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去增加运输的次数。
“不错,熊雨说的对,在我看来,把这些人分到各个村子去,还能帮这些村子开垦出不少荒地,或者收集更多的原料,”
熊大也点头同意,“再说本部这里实际上除了农耕队伍,剩下的工坊其实都已经满员了。”
按照之前部落的需求,各个工坊现在的生产,的确是处于一种饱和的状态,除了农耕和养殖,这两个是部落的基础外,像煮盐、冶炼、纺织、制陶等工坊,随着时间的累积,需求也没有以前那么大,故而这些工坊,也没能力“吃下”这么多人。
“是的族长,我们纺织坊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充足的原料,斜织机现在在熊杰他们的改进下,已经很好用了,生产一匹布的速度也提升了不少,只不过跟不上的,就是纺好的纱锭。”
熊角代表纺织坊,也提出了这样的意见,对于她来说,织布就是最重要的事情,而制约布匹生产的,恰恰是原材料供应的不足。
“没错啊族长!”
“这些人在本部学到了不少东西,正好可以带到各个村子,帮这些村子提高提高……”
熊洪看到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同,并没有感觉到意外,因为他所了解到的数据更精确,站的高度不一样,那看问题的视角也就不一样,但不管怎么说,把本部的老人分配一些出去,容纳新来的族人,对部落来说,虽然有好有坏,但总得来说,好处居多。
反正冬季也没有多少要生产的东西,这不比前几年,部落还需要考虑其他部落的情况,今年以来,各个部落的物资也很丰富了,并不用运送太多的物资去进行交换了。
这个冬天,熊洪准备让大家都好好休息休息,不用那么劳累。
“那就这样,跟族人们说清楚,现在需要一部分人迁到各个村子里去,暂定400人。黑齿村和水村也同样抽调一些,100人左右;而白骨洞营地那边,则让他们适量的抽调一些人手,前往朝阳营地,那边我们部落的族人还是太少。”
“好,这就去安排。”
负责人手安排的事情,目前是由石雪兼任的,毕竟她对部落的人口更加熟悉,对各个村子的情况也更是熟悉,而且此次人口分配,主要就是为了帮助这些村子的农业和种植业,交给她来安排,正是合适。
本部在今年冬天保持在1500左右的人口规模就差不多了,毕竟今年夏季的时候,新的的围墙才建造好,中间又有各种探索、生产任务,里面的一些配套设施还没有完全建设好。
等到明年夏季,里面的配套设施完全建设好之后,就可以至少容纳2000人了。
今年冬季的另外一个任务,熊洪已经确定了下来,就是提升各个工坊的生产能力,扩大规模和产量,吸纳更多的族人加入,用来配合私有化的推进,以及均输院对铜币的推广。
而人口方面的“推陈出新”,熊洪也有这方面的考量,随着这些迁移人口分散到各个村子,他们总会带过去一些“私有化”的行为,以及带一些铜币过去。
这也是为了明年开春之后,将铜币推送到更多的部落手中做准备。
毕竟部落铸造出来这么多铜币,不能只在部落内部流通,还需要传播出去,让更多的部落知晓、使用,从而达成以铜币为基本货币的“熊部落结算区域”。
统一这个区域的货币和交换流程,这个非常重要。
但大部分队长对此都不是太了解,但熊洪清楚,铜币要是顺利地推广下去,成为各个部落日常交换的一部分,并逐步替代现在以粟籽为等价物的交换方式,那熊部落对他们的影响和控制,将又能上一